看冬奥,了解生态保护和低碳管理那些事儿

2022-12-06 05:34

北京冬奥会的各项比赛正在被解锁,开幕式的节制与创新已获得了一拨话题。20221月,北京冬奥组委发布了《可持续·向未来——北京冬奥会可持续发展报告(赛前)》。环境正影响是本届冬奥会可持续性框架中的重点领域。为冬奥会打下美丽中国底色,总结了冬奥筹办过程在生态保护、低碳管理等方面的阶段性进展。生态修复、物种保护、环境监测、碳中和的多项措施贯穿其中。

 

 

 

#打造生态赛区#

 

针对雪上项目的赛区主要分布在山区的情况,有关方面采取措施从设计源头减少对环境影响。规划设计前进行了植物本底基础调查,开展环境影响评价。从避让、减缓、重建、补偿等方面确定保护措施。通过就地、近地、迁地措施保护赛区植物。通过设置动物通道、布设人工鸟巢、规范施工等多种措施降低对赛区动物的影响,并同步开展生态修复。多途径收集、储存和回用雨水和融雪水,高效利用水资源。通过种种措施,守护了赛区的青山绿水,实现了“山林场馆、生态冬奥”的目标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 
 
 

 

 

 

#实施低碳管理#

 

充分利用北京2008年奥运场馆办赛,从源头减少碳排放。同时,建设低碳场馆,所有场馆都达到绿色建筑标准,4个冰上场馆在冬奥史上首次使用二氧化碳制冷剂,建成超过5万平米的超低能耗示范工程,多种措施减少场馆碳排放;全面使用低碳能源,依靠跨区域绿电交易机制,赛时全部场馆的常规能源100%使用绿电;构建低碳交通体系,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在赛时车辆中占比超8成。在全面落实减排措施的基础上,积极拓展碳补偿渠道,北京和张家口两地政府将林业碳汇捐赠北京冬奥会,中国石油、国家电网、三峡集团也为北京冬奥会赞助了碳中和产品,通过各方面的措施,北京冬奥会将实现碳中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