动物也要过马路 | 2 从蜜蜂到大象的“生命通道”

2022-12-06 05:59

(图片来源:www.fhwa.dot.gov)

 

 

为昆虫建通道?听起来有些“小题大做”。而对于精致生活的北欧人,没有什么不可能的。2015年,挪威首都奥斯陆提出“Bee Highway”项目(蜜蜂高速公路),试图在城市区域为蜜蜂营造最佳的生存环境通道,以扭转呈现急剧下降趋势的授粉蜂群的数量。这项方案由一个叫Bybi的城市蜂群保护组织牵头,并由当地企业提供资金,同时动员普通民众,为蜜蜂提供食物、休息地点、安全的居住场所,鼓励蜜蜂等昆虫在城市区域安全的迁徙和繁殖。

图片

挪威的蜜蜂通道 @boredpanda

 

日本人也同样精细。据西日本铁路公司(JR West Japan)统计,在2010~2014年之间日本京都府及奈良县已发生过13起因乌龟引发的行车混乱事故,乌龟穿过平交道时,很容易被飞驰的列车压碎,若没被压碎,也会掉入轨道开关,造成火车延误。于是铁路公司在铁轨下为乌龟们建一条穿过铁轨的通道,可让在轨道爬行的乌龟掉入其中,既可保护乌龟,又可避免铁道行车受阻。工作人员每月会进行检查,将掉落安全沟槽的乌龟送回水族馆。

 

日本铁轨上的乌龟通道 @boredpanda

 

每年秋季澳大利亚圣诞岛便成为一个红蟹满地的世界,数百万只红蟹进行为期数天的大迁徙,它们从地势较高的雨林高原出发,前往海滩,然后在海滩上挖洞交配。为了避免车辆对迁徙红蟹构成威胁,圣诞岛上为红蟹专门建有桥梁和涵洞两种形式的通道,红蟹利用这些通道安全到达目的地。

 

 

澳大利亚圣诞岛上的红蟹通道 @Eric Pickhartz

 

布尼亚德是英国沃里克郡政府部门的一名普通职员,同时也是野生动物摄影爱好者。他在上下班公路两旁的下水道中发现野生动物,通过对这些动物进行连续地拍摄和观察,他总结出了有趣的现象:鼬鼠、兔子等野生动物长期寄居在排水管道中,并已经习惯性地利用排水管道作为穿越公路的便行道,这也是动物逐渐适应外部环境的结果。

 

 

生活在英国公路两旁排水管道中并利用管道过马路的鼬鼠 @Solent News &Photo Agency

 

对于灵长类,或者是攀爬动物来说,从高空中建造一条“空中通道”是最安全的过马路方法。马拉西亚政府在雨林内别出心裁地修筑了以绳索架设的动物通道,专供灵长类攀援使用。红毛猩猩很好地利用了这些绳索穿越雨林,甚至一些鸟类飞累了,还可以利用绳索停下来休息。

 

利用绳索穿越雨林的红毛猩猩

 

从加拿大班弗国家公园穿过的Trans-Canada Highway,一度被称为“吃肉公路”,每天车流量达14000辆,导致灰熊、麋鹿等很多野生动物因为交通伤亡。后来加拿大公园管理局耗费巨资修建了两个“天桥”和22个“隧道”。公路上设置通道后的效果非常明显,动物交通事故直接减少了近80%。 

 

加拿大班夫国家公园内被灰熊利用的通道 @boredpanda

 

根据美国国家地理报道,由于大量公路、围栏和农田的存在,肯尼亚境内的非洲象栖息地遭到分割,导致象群迁徙时经常破坏围栏和庄稼,与当地居民爆发冲突。为了缓解人象冲突,肯尼亚政府实施了肯尼亚山-莱瓦野生动物保护走廊计划,为大象建造专用通道。

 

肯尼亚的大象正在穿越专门建设的桥梁下方通道 

 

秦岭是中国乃至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域之一。在秦岭腹地佛坪县,东凉公路是保护区内一条普通的山村道路,监测显示大熊猫、羚牛、豹猫等野生动物穿越公路路面,而路上的车流量对这些动物产生了影响。在全长14公里的道路区域,根据保护区监测数据反映的动物活动特点,共设置了8处动物通道,其中包括6处在道路桥涵的一侧修建便道,使动物能够从桥下顺利穿行马路。

 

秦岭里体型最大的动物羚牛穿越涵洞内为动物搭建的通道 @陕西观音山自然保护区

 

青藏高原生活着大量有蹄类动物,包括藏羚羊、野牦牛、藏野驴、藏原羚等。青藏铁路在设计建设过程中,为了减小铁路通行对这些野生动物活动和迁徙的影响,沿线共设置了33处总长59.84公里的野生动物通道,通道修建的规模和难度在国内外铁路建设史上首屈一指。

 

回迁藏羚穿越青藏铁路可可西里的桥梁下方通道 @沈均梁

 

不管是大体型的兽类,还是两栖爬行类动物,鱼或鸟,甚至昆虫,因为这些大大小小不同通道的建立,它们的生命多了一份保障,种群的持续繁衍更多了希望。这些形式各异甚至别处心裁的通道,是人们给予动物的关爱和尊严,也是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半个世纪里在“可持续发展”这个命题下的一种探索方式。

 

 

美国新英格兰,蝾螈通道

 

新西兰,为了小蓝企鹅过马路修建的管状隧道

 

澳大利亚维多利亚,鹦鹉绳索桥

 

美国华盛顿,为松鼠而建的悬索桥

 

瑞士阿尔卑斯山区,穿越山间引桥的羊群